#法律科技協會徐仕瑋監事 #受訪意見摘要
【國安法修正通過,增訂經濟間諜罪,工總對於要件明確性等問題表示關切】
立法院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認定程序交給科技部,其實是好事。專業性、技術性的問題,本來就比較適合由行政權來處理。業者有些許憂慮,也很正常,如果是為了純粹保護個別業者,營業秘密法就夠了,而經濟間諜罪考量的層次是國家安全、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,業者擔心的是,會不會因為國安法,反而被掃到颱風尾?我們不妨先看看立法者的想法:
新法第3條第1項說:不可以對於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加以竊取、侵占、洩漏等。很好,很對。
不過我們接下來看看第3項,什麼是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呢?
可以粗分成三個要件:
1. 對於國家安全、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來說很重要的技術
2. 如果流入外國、大陸地區、香港、澳門或境外敵對勢力,將重大損害國家安全、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
3. 要經過行政院公告才算數
要件明不明確,可能不是重點,就像前面說的,讓專業的來,由科技部(未來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)主導認定程序才合理。也許業者真正擔心的,是以上的第2.個要件:
我的技術一旦被認定並公告是「國家核心關鍵技術」,而我的工廠設在大陸,研發中心設在美國,資料中心是Google(可不一定在彰濱),算不算流入「外國、大陸地區」?或是「很容易」流入?這麼一來,主管機關會不會找我喝茶?我是不是非遷廠、換人、搬資料不可?我是不是會蒙受巨大的損失?產業競爭力有沒有因此維持我不知道,但是我的競爭力顯然會大幅降低?
所以接下來,認定個別技術應否納入項目清單的行政程序,能否在充分監督下,與業者充分交換意見,可能才是重點。
#法律科技協會郭榮彥副理事長
【透過科技擴大法律服務想像:第四屆《法律X法遵科技黑客松》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】
「隨著科技發展和數位轉型趨勢,跨領域、懂協作的法律人越來越重要。由法律科技公司 Lawsnote 攜手司法院和 Delotttie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《法律X法遵科技黑客松》即日起展開徵件報名,於 5 月 20 日舉辦線上說明會,於七月決賽。透過 2 個月的組隊參賽,讓參賽者與各界看到法律與科技合作的各種可能性。」
#科技擴大法律服務 #法律X科技 #商業化 #法遵 #ESG
#法律科技協會江雅綺理事長
【公視董監事在選聖人?難產原因曝光 】
「過去經驗已經證明,超高標準的《公視法》設計,會讓董監事人選成為政治角力的犧牲品。不管是採行公開遴選的BBC,或是由行政機關提名經國會同意的NHK,都沒有像台灣這樣獨一無二的怪異制度。因而,倘如寄望未來公廣集團有更好的表現,應該盡速修改《公視法》,並挹注更多資源與經費,讓董監事的產生與公廣集團運作,能有與世界接軌的合理制度、讓公廣集團的功能充分發揮。」
#審查門檻 #公共電視法 #公共媒體 #公視法 #BBC #NHK
#法律科技協會蔡鴻燊理事
【哪來的一事不再理、政治追殺?】
「據報載前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偵辦曲棍球協會詐領補助款案,監察院認為陳檢察官於偵辦過程中有違法或失職行為,三年前首度彈劾陳,全案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,經審理後法院判決不予懲戒確定,但監察院於今年五月五日再因該案二次彈劾陳檢察官,引發是否有違反一事不再理之爭議。」
#一事不再理
#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沛聲
「創新創業真正追求的是企業價值、技術、商業模式及產品。技術不用特別好,重點是產品能否解決消費者痛點。 好賺的生意來自於創新、優秀人才才能做出創新。創新的技術加上產品及商業模式就是公司價值,有價值的公司創投,才會有心想投資,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,想得到才會得到。」
#聯合創新加速器新創培力系列課程
#商模策略
#人才培育
#新創團隊創業
#陽明交大林志潔特聘教授
「金融評議中心不止要排紛解爭,評議案件也是最好的金融教材,可以推廣全民金融教育。」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闡述著,這個過去大家比較不認識的金融周邊單位,其實蘊藏極大的能量。她以「志工做志業」的心情接下評議中心董事長一職,就是希望透過自己的法學專業、及對教育及人文關懷的熱忱,將評議中心從金融仲裁的功能,再擴大到金融教育及金融知識推廣單位。
https://ctee.com.tw/people/interview/636030.html
#金融評議中心 #金融教育及金融知識推廣
#法律科技協會常務監事陳鋕雄教授
「確診數暴增導致急診室負荷過重問題,自2020年以來幾乎各國均遇到過,並累積相當經驗。急診室依法是不得拒絕病人的,那麼要如何一方面疏導急診室前的人潮洪水,一方面又能避免真正需要的人不得其門而入?我國資通訊能量強大,以英國為例的數位分流制度(Digital Triage)或許可提供思考。」
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3919381
#英國數位分流制度 #covid19
#法律科技協會林盟翔監事
「主管機關對加密貨幣(虛擬資產)除了STO涉及到證券市場、傳統金融金流之洗錢防制兩部分外,不直接表態納入監管之態度,正是具有創新開放思維的證明。若加密貨幣(虛擬資產)成為納管後的金融商品或服務,此時只有金融機構與被許可(例如特定組織、試辦或是沙盒等)者始能銷售,反而扼殺了目前流通之管道。新興發展對於既存金融秩序之相互扶持與依存,為監理創新的核心,加密貨幣(虛擬資產)應再多觀察發展帶來的影響,若風險可控亦可與一般流通商品等視,並不必然要以金融角度監管,但也應更積極放寬與鼓勵金融機構與新創事業參與試辦與沙盒,才能找出適當之類型化商品與對應之提供者。」
#加密貨幣 #STO #洗錢防制 #金融監理 #新興科技 #監管沙盒
#法律科技協會理事林紘宇律師
「有網友說,在 web3.0 討論法律,就是搞錯方向了,Web3 仰賴的是人治,提升個人及社群素養,達到人治自治的目標。
但真是如此嗎?
在 Web3.0 當然還是要討論法律,這也是為何每個 NFT 項目都要有著作權條款,法律不是只有監管層面,法律還有在規範、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經濟活動。講得更遠,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「抗審查的科技」,對抗的對象就是法律制度,因此二者無法割裂討論,在 Web3.0 加密貨幣領域更是不能不談法律。
Web 3.0 離不開法律,不是單純「是否違法」,而是同時推動著全新的法律制度。
馬斯克換大頭貼這件事,確實值得讓我們深思,我的結論是:
NFT 是非同質化的代幣,但其獨一無二性,卻是要依賴某人/項目的承諾。
比特幣雖然是同質化代幣,但其背後的權利,卻是整條區塊鏈鏈上保護,整個網路協議共同保障的。
某種程度上,比特幣才是不可取代的。」
#法律科技協會江雅綺理事長
法律科技協會江雅綺理事長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,分析對中國政府擬推動科技公司向政府提供1%股權的傳聞。
「2021年開始,共產黨出台很多監管措施,包括要求競爭規則、要求裁員等等。過去中國政府在外部做這些監管,現在直接入股權、插手公司運作,或許未來更進一步派人馬進駐公司干預公司經營、管理。自節跳動就是實例。」
https://www.rfa.org/mandarin/yataibaodao/jingmao/hx2-05032022102806.html
#監管措施 #公司經營管理 #阿里巴巴 #騰訊 #美團 #字節跳動
#法律科技協會江雅綺理事長
這陣子科技產業最熱門的新聞莫過於全球首富、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要收購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社群平台推特。假設收購成功、對電動車產業、言論市場會有什麼影響呢? 美國不同政治黨派對收購的憂慮是什麼呢? 馬斯克打算讓推特下市、有助於他聲稱要維持絕對的網路言論自由嗎? 熱騰騰的科技話題,交織著產業、政治與法律的複雜關係,這一集由主持人石牧民 、淡江大學產經系蔡明芳教授、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吳建忠教授,以及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江雅綺副教授一起來討論。
#法律科技協會理事林紘宇律師 #果殼律師
林紘宇律師 受訪評析最近SEO 做過頭被開罰公平法的案子: 「電商業者創業家兄弟(生活市集)及松果購物上周遭公平會裁罰280萬元,引發網路界高度關注,這一案因使用網路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)技術導購遭罰,網路行銷圈熱議此案例勢必將成指標。」
Copyright © 2023 台灣法律科技協會(Taiwan Law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)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